蕭勤 (1935–2023)

現代抽象藝術大師、戰後華人抽象藝術先驅蕭勤被譽為是過去六十年來最重要的中國/歐洲藝術家。 蕭勤的藝術作品廣為國際頂尖博物館收藏,例如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、羅馬國家美術館、香港 M+ 博物館、上海龍美術館等。此外,他近年在北京松美術館、拉脫維亞陶格夫匹爾斯馬克·羅斯科藝術中心與巴黎吉美博物館舉辦過個人展覽,其藝術成就廣為國際認同。 蕭勤早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探索和創作抽象藝術,縱橫東西方數十載,致力於把東方禪學融合至現代抽象藝術,發展出極富個人特色的藝術風格與創作視野,對中國現代抽象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如旅法前輩藝術家林風眠、趙無極、蕭勤以西方藝術為師的同時,在60年代開始對禪、道、老莊思想產生興趣,尋求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養分。他對各種東方哲思的人生、宇宙、自然觀的研究及感悟,使他更能夠掌握虛與實、陰與陽等對照概念及意境聯想,並於紙和畫布上保留手隨心轉的自由發揮空間,在繪畫裡展現「二元性」的對立及和諧、張力與平衡,開拓有別於西方抽象主流圖式的創作風格。羈旅海外60年,他先後輾轉於馬德里、巴塞羅那、米蘭、巴黎、倫敦、紐約等城市,蕭勤融會了西方美學、東方哲思以及對天體物理和宇宙現象的探索,隨著個人生命歷程的起跌變化及內省歷練,創作出面貌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,致力發掘人類精神生命的深刻意涵。通過繪畫及自我意識的千錘百煉,蕭勤一生不斷追求天人合一、超越死生局限的廣闊人生境界。 作為最早成立的華人戰後藝術團體「東方畫會」的發起人之一,蕭勤率先引進西方前衛思想與原作,更致力將中國現代藝術推出海外;1956年,蕭勤展開漫長的歐美遊歷之旅,從西班牙馬德里經巴塞隆拿輾轉紮根於意大利米蘭,並以此為縱橫西方數十年之基地。1961年在米蘭發起「龐圖國際藝術運動」,提倡「靜觀精神」,更是戰後西方唯一由亞洲藝術家發起,以東方哲學為思想宗旨的國際前衛藝術運動。